中华美德 文化自信
新闻时间:2017-09-08 10:08     稿件来源:  
 

中华美德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春大学教授、网络国学院院长金海峰

 

 

在百姓层面,我们常说人的一辈子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人生是这样,社会发展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百年发展的历史,你会发现有一个现象特别巧合,都是三十年一个主题,三十年一个转换,三十年一个节点。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从“五四运动”算起,“五四运动”是1919年,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多少年?三十年。这是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比较血腥,它的主题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们给它定一个特色的话,它是以军事斗争为主,强调军事。三十年浴血奋战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我们一般把从1949年到1979年这三十年叫做稳定政权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我们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三十年的主题是以政治为主。三十年过去以后政权稳定了,于是放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全面进入改革开放。

第一个三十年它的主题是军事,第二个三十年它的主题是政治,第三个三十年它的主题是经济。军事、政治、经济,然后是什么?文化。明白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你就知道从2009年到2039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这个时代所要承载的一个使命,也是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林林总总,从顶层设计到我们百姓生活呈现出各种现象的一个根。

三十年一个主题、三十年一种转换,这种规律性在中国文化中就叫做“道”。“道”就是指这种客观规律,它不可逆转,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传统文化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为什么这三十年政权稳定之后,我们马上进入到经济建设里面来?这个问题在传统文化中是有论述的。首先三十年一个节点孔子就有过论述,孔子强调“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要想把一件事做好要用三十年的时间,在中国历史上三十年就是一世,二十年叫做一代,我们所说的世世代代,从时间节点上就是那样。

而这种夺取政权之后要稳定政权,稳定政权以后要发展经济,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要繁荣文化,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论述。在《论语》中有一段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他的学生给他做随从。到了卫国之后孔子说“庶矣哉”,就是说人真多,中国农耕社会,我们强调社会的富庶,“富”是有钱,“庶”是人多,一定要人多。人多之后怎么办?孔子说了“富之”。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或者地区,一定要让百姓生活富裕起来,没有钱说什么都没用。学生接着就问了,老师,富裕了以后怎么办?孔子接着说了“教之”。富裕之后就要进入教化,就要进入文化,以文化人。

国强、民富、文昌,文化的凸显在今天成为必须。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中华文化经过百年消歇之后的一个彻底的触底反弹。中华优秀文化经过一次“五四运动”的理性批判,再经过一次“文革”期间的非理性的践踏,在今天的社会上好多的经典包括理念都变成了文明的碎片。社会进入到发展繁荣时期,进入到和平有序时期,传统文化回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参照,这种回归也是要具备五个要素,学界引导、媒体呼吁、权威发声、社会认同,最后成为国家意志。

三十年一个节点一个转化,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叫“道”。“道”,作为客观规律不能改变它,只能去适应它、认知它,所以我们叫“知道”。认知之后,做第二个事,养德、明德。中华文化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老百姓都说,要知道,要积德。德是可以养育的,道是客观规律,德是人文修养。

道从的是首,领导者必须明道。领导者要明其道,管理者要强其法,执行者要精其术。而“德”强调心,强调主观认知,主体经验。“道”跟“德”是整个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浩如烟海的文献,纷纷扰扰的概念中最核心的概念。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这么多理论中的核心是什么? “道”“德”二字。

“道”是阳刚的,“德”是阴柔的。道,侧重客观规律;德,侧重人文修养。中国文化或者中国社会只要想进行一个有节奏的、良性的发展,一定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要有阴阳平衡,这就引发出中国文化的智慧,叫“中庸”。我们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是中庸的道。中庸智慧极有可能是中华民族未来提供给全人类的最佳智慧之一。读《中庸》就会发现,用中是一个手段,和谐才是目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致中于和的。其实中华文化的特征就是中和文明。

在中国,文化就是五十六个民族成为一家,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儒释道还是百家争鸣,不管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文化,我们今天都能够究其优秀的东西为今天所用。我们现在就是把传统中对中华五千年、对民族发展有益的、永恒的东西,那些具有浩然正气的正能量带过来,要强调和谐、有序,这也是度的表现。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特质,也是我们养德的因素之一。

知道了“道”,我们要养“德”。 “德”就是“得”,“德也,得也”。有“德”的结果是什么?中国文化里面强调,有德就有人,你德行好,你就有人格魅力。人要养德,养中华美德,德就是得,“得之于心,施之于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就是仁义礼智信,西方的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博爱,我们的价值观概括起来也可以用6个字,国家层面强调富强,社会层面强调文明,人民层面强调健康,其实就是富强、文明、健康,按照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这个次第成长的过程。

《道德经》是帝王书。它跟帝王说“生而不有”,那是民有;它跟帝王说“为而不恃”,民享;它跟帝王说“长而不宰”,民治。为什么现在强调文化自信,文化的遗产哺育着五千年这个民族的发展,到今天还生生不息,里面肯定是有一些永恒的内在力量,中国美德就是其中之一,你要知道“德”是“得”,“得之于心、施之于人”,你就知道怎么去操作。

养德怎么养?中国文化给我们一个逻辑关系,道和德,道是途径,德是结果,“道是德之体,德乃道之功”,按人间正道好好走,你的收获都是得,你“得之于心、施之于人”,你就有德行,所以“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修身怎么修?不是把自己打扮好叫修身,那叫修饰。修身分两头,对内修叫修心,对外修叫修行。“身”就像一道门,推开门就是你的内心世界,走出门是你的言行举止。所以,我们强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内修心、对外修行,内外兼修、内圣外王。

修心有很多要求,我们学习要修心志,但是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人的修养跟学问没关,跟性格有关,要修心性。中华文化中养德就在这落地了,对内养叫养德性,对外养叫养德行,德性好人格魅力强,德行好讲礼仪。

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但是情是随时生发的,控制情绪,这个修炼实际上是中国文化最得意的地方,要想抓住这一点其实最简单的就两句话,平衡情绪、健康情感。《论语》开篇三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之中有一个统一主题,“说乎”、“乐乎”、“不愠”才是主题,是说我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要保持一个平和快乐的心情,甚至学习环境都很差,但是只要我打开一本好书,一个大千世界就来了,我高兴。第二句是交友,过年、过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说说健康、家庭、事业,我高兴。第三句是说,我在这个社会上处事,只要我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兄弟朋友,对得起父母,即使我做这事你不理解我照样高兴,这是中国文化中的要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立于礼是在这个社会上你文质彬彬,人们觉得这个人有修养,但这还是一个外在的表现,真正达到文化的成熟是一种内在的和谐,不管是外面的风云怎么变换,我里面是一个平稳、平静,你懂得这一点就知道中国文化是礼乐文明。

中国文化中说修身就是齐家,家是我们生存最熟悉的一个地方,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环境,中国文化都是从这说的,强调在家中一定要和谐,要行孝,家和万事兴都是从家里面说,家没做好,就是修身没修好。

为什么我们强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旦失去了家园,我们的人是什么?“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没有了精神家园,没有心灵归宿的流浪狗。精神也要有一个家,这个家在中华文化体制中相当于西方的宗教皈依,其实就是坚定的信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主讲嘉宾金海峰简介

金海峰,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春大学教授,网络国学院院长、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聘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兼职教授,国家语言文字“十五”规划项目课题负责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负责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组织工作先进个人。

科研成果获多项国家奖励。发表《儒家成功学》相关论著。策划“长春文庙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吉林省“国学大讲堂”电视讲座。开展“儒家文化社会传播的参与性研究”等系列课题研究。在吉林省社科联、省图书馆等主办的“社科大讲堂”,吉林省委宣传部与长春图书馆等单位主办的“国学大讲堂”,举办“《论语》读讲”等讲座近百场。

听众反响

教育工作者代表王红丽: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金教授的讲座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会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拥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社会公民。

市民代表苏长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需要代代相传,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将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周立东:

厚德载物,生生不息,自强不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应该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去汲取力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相关链接

百家争鸣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处于分裂时期,但是这恰好为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与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斗争非常激烈,于是各种代表不同阶级的学说也就应运而生了。

百家争鸣的开端发源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与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之间的争论。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以仁治国,反对滥用刑法;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主张对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要爱护,反对战争。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强调顺应自然,不要有人为的干涉,同时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来看待世间万物,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人只要服从自然规律就好了。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他的观点对后世中国人的人生思想、道德准则都有深刻的影响,无论绘画、书法、建筑等领域无不体现了这一理念。

以韩非子、李斯、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是激进的改革派,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来控制人们的行为。中国历代的改革家都是从法家的观点中吸取智慧来武装自己的,他们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社会中的矛盾便不会自动解决,中国封建社会历来就是用内法外儒的手法来治理国家的。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解放、大发展、大繁荣的开放局面,这不仅是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争论,不单是个人学术思想的发展,更是对中国早期文化的一次总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对当今中国的文化复兴也有着借鉴意义。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技术支持:长春市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4030026号    本站访问量: